来源:河南新起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2025-02-08 20:50:24 [举报]
非单向流主要是靠送入的洁净空气来冲淡与稀释室内、区内的污染物以维持其洁净度。
因此,换气次数越大,气流流型合理,稀释效果越显著,洁净度也相应提高。所以非单相流洁净室、洁净区的送风量及相应的换气次数,是主要关注的气流测试项目。
洁净室或洁净设施温、湿度测定,通常分为两个档次:一般测试和综合测试。个档次适用于处于空态的交竣验收测试,第二个档次适用于静态或动态的综合性能测试。这类测试适用于对温度、湿度性能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
压差的测试应在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条件下,由高压向低压、由平面布置上与外界远的里间房间开始,依次向外测试;有孔洞相通的不同等级相邻的洁净室(区),其洞口处宜有合理的气流流向等等。
车间检测室内测试人员穿洁净服,不得超过2人,应位于测试点下风侧并远离测试点,并应保持静止。进行换点操作时动作要轻,应减少人员对室内洁净度的干扰。
无尘车间净化方案解析
无尘车间净化现如今并不陌生,在很多行业,为了达到一个洁净的空间,都会选择设计建设一个能控制洁净度和温湿度的空间,这样的空间能够产品的生产制造,这样的空间我们称之为无尘净化车间。温州康鼎净化在行业内属于经验丰富,这里为您带来无尘车间净化方案。
无尘车间大部分是以工业铝材做框架,采用风机滤网机组送风,顶部盖着密缝盲板四周采用防静的电垂帘,,形成一个密缝区,内部净化级别可达100级~10万级;特别适用于车间内局部对洁净度有严格要求的区域,如流水线作业区的高度产品组装区。
按照无尘净化车间管理规定,无尘净化级别主要就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的数量来规定。换种解释,所谓无尘并非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把灰尘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而且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与我们常见的灰尘相比较已经是小到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光学构造来讲,一点点的灰尘都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无尘净化车间管理规定中说明在光学构造产品的生产上,要求无尘净化车间无尘是必然的。
无尘车间净化方案之无尘车间的卫生要求
一、洁净生产区域内的卫生设施-洁净厂房卫生要求(无菌洁净室)
万级无菌操作区不应设置清洗间和带水池的洁具间,清洁用具送出该区清洁、消毒或灭菌清洁用具:定期清洗、消毒,相关管理文件送、回风过滤器框架不得采用脱屑、产尘、长菌材质得设置可开启式窗检查室应按无菌操作区管理,不得与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污染菌鉴别和阳性对照试验使用同一试验室
二、无菌药品内控制
去除方法:超滤(液体原料)、高温(大于180℃)、酸碱处理(硫酸溶液等) 、用水洗涤(胶塞处理) 、活性炭吸附等
三、洗涤与干热灭菌验证
洗瓶有强排风除湿,预热段有弱排风除湿,影响洁净室压差
运行时洁净区对灭菌机不宜有正压(难以达到高温);关机时反之,以保持洁净度
玻璃瓶洗涤效果验证
标准:溶液污染瓶的洗涤效率=减少量>3(对数单位)
洗涤内包材的主要目标为去除热原
干热灭菌工艺
原理:使微生物氧化分解
除热原工艺条件较杀孢子程序苛刻
若干热法除热原工艺能使内下降3个对数单位,则不必进行微生物的生物指示剂挑战性试验
干热灭菌实例:隧道灭菌机验证项目
空载热分布试验
负载热穿透试验
试验材料
微生物-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制备
内-大肠杆菌内的制备
灭菌机冷却段过滤器性能试验与空气洁净度
灭菌机热量和风量平衡确认
湿热灭菌
原理:使微生物中类蛋白质及酶变性和凝固
标准灭菌时间F0
基本要求
--设备升温、降温速度符合要求
--应有空载热分布试验、负载热穿透试验和挑战三个必要试验
四、空载热分布试验
方法:将热电偶编号安置于灭菌机内制定位置,按121℃,15分钟 的灭菌程序操作,连续进行3次,确定灭菌室内冷点
判断标准:各测点温度达到121℃,冷点与各测点平均温差不超过±2.5℃为合格
负载热穿透试验
试验方法:待灭菌物每一品种、每一规格中的每一种装载组合方式中编号放置热电偶,分别进行3次灭菌操作,还应做大与小装载方式试验
判断标准:各种组合方式的被灭菌物中,各测点受热温度FH>=121℃(按冷点温差校正后温度),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此时,应有F0>6
蒸汽灭菌程序的验证内容
灭菌设备构造、组成部分功能、系统概述、设备运行控制系统、记录系统
所使用的灭菌方式(饱和蒸汽、水浴、水喷淋式等)
灭菌的工艺参数和运行标准(温度、压力、时间等)
待灭菌物装载情况(装载方式、容器大小、大及小装载量)
灭菌程序的方法(如热电偶、生物指示剂的数量、位置及合格/不合格标准)
关键参数允许的变化范围(大及小)
产品所能承受的F0值限度
对灭菌工艺波动情况所做统计分析的评估报告
再验证计划
五、除菌过滤设备的基本要求
禁止使用含石棉的空气过滤器材
过滤装置是否吸附药物组分、释放物质
过滤系统要求
无泄露
压力、流速、温度要求
化学性质、pH值
溶剂溶出物
生物性质应确认
毒性试验
通过起泡点试验,判断确认孔径大小符合工艺要求
六、灌装封口设备基本要求
便于操作和调节
便于清洁处理
与单向流(层流)系统具有佳的配合状态
可重复重现工作状态(验证目的)
高灵活性
--装量准确,精度好,装量检测方便
--速度满足生产规模要求
--分装部件可在线/离线清洗灭菌
--瓶转送系统稳定,对玻璃容器损害程度低
--灌药时无外溢、带药等现象并有无药止灌功能
--加塞位置准确
--轧盖松紧适中,产品密封性好
灌封重量监测系统
在设备低速时进行静态充填重量检测
l100%生产能力控制:在生产速度下对所有产品进行重量控制(灌装前后设置电子称)
人工检测时应尽量加大检测频率
封口设备的验证
制品包装的气密性
-真空保持法(抽真空、全压塞、轧盖、注水试验)
--真空泄露法(常压压塞、轧盖、抽真空、注水试验)
--电真空检漏
--设备自动检漏
七、配制工艺设备与管道系统基本要求
需密闭,进出料时应尽量避免开口区暴露
计量装置准确,不会对系统造成污染
材质化学稳定性好,接触药液的表面光滑
系统清洗、消毒功能好
搅拌密封严密,不会对配料造成污染
阀门、管路连接严密,装卸方便
系统应方便进行在线清洗(CIP)、灭菌(吸吮)
配制工艺设备与管道系统的清洁验证
清洗介质-水(溶解度较大物质)
--化学清洗剂、硫酸液清洗,然后用用水冲洗,测溶液残留物。
--1~2%过氧化氢冲洗,然后再用用水冲洗,测内
--2%NaOH清洗后,用水冲后再用2%酸冲洗,后用用水冲洗,测内
清洗介质-醇(溶解度小,难溶物质)
判断标准
残留物:小等于10ppm
残留物:小等于10ppm
pH值:与原用水一致
杂菌:小于25cfu/ml
内:小于0.25EU/ml
采用硫酸液为清洁剂时,因清洁能力,不再检测产品的残留量,而检测控制硫酸液的残留量
八、无菌厂房的清洁灭菌
l检查无菌区域内的厂房清洁规程
--无菌区域的厂房灭菌介质、方法和验证文件
--无菌区域的灭菌后管理情况,无菌周期
无菌设备的清洁
--清洁完成后,应将水排空
--采用饱和蒸汽灭菌时,应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放置生物指示剂和温度传感器
--使用作为灭菌剂时,应对设备、容器表面的残留物检测
九、洁净(无菌)衣的洗涤与消毒灭菌确认
检查条款5204: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是否按照要求灭菌。按此条款理解,无菌操作区工作服可在十万级,甚至三十万级区清洁,经灭菌后,装在一个加盖的容器中,然后作为一个无菌物料经物料缓冲间送入无菌操作区,但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这种做法存在污染的风险,应尽量避免,除非有强有力的数据可行。
十、无菌1万级区域灭菌方法
l液体消毒剂灭菌
--室内地面、墙面、天棚、门窗
--设备、用具、操作台、桌椅表面
--设备搬入过程的消毒
l气体消毒剂灭菌(无菌室内空间)
--气体
--石碳酸与混合气体(1:1)
--气体
--气化双氧水
--臭氧
--紫外线
无菌室灭菌标准
107个枯草芽孢杆菌灭菌后含菌量应减少3个对数单位
无菌1万级区域消毒灭菌系统验证
l挑战试验
--方法:每个试验位置的培养皿内有含107个枯草芽孢杆菌的试纸2张,设定灭菌程序熏蒸后取一张试纸做菌检,如果无菌则试验完成,若有菌用另一张试纸做含菌数试验
--标准:灭菌后枯草杆菌残留104为合格
--熏蒸无菌后室内残留量的测试应有残余浓度<1~2ppm
十一、无菌药品密封性试验
供试品:3%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灌封,灭菌
菌液:大肠杆菌,32℃培养48小时,标定
供试品浸入,32℃培养14天,淋洗,消毒
检查:供试品是否浑浊,有无破裂
标准:不得浑浊,破裂者除外
阳性对照
玻璃瓶、硬质塑料瓶等无菌制品采用真空检漏。
无菌药品生产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不得回收使用
无菌药品生产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设备和其他物品的清洗、干燥、灭菌到使用时间的间隔应有规定
无菌药品的药液从配制到灭菌或除菌过滤和灌装完毕的时间间隔应有规定
无菌药品生产验证主要内容
生产环境(厂房)
设备(洗瓶、灭菌、过滤、灌装)
材料(瓶、塞、铝盖)
介质(N2、压缩空气)
人员(鞋、帽、衣、手套、口罩)
工艺(灌装作业要求,包括轧盖)
检验方法:无菌检查
无菌分装或无菌灌装线的培养基灌装试验,二年一次
除菌过滤系统验证
GMP净化车间洁净区的设计
净化车间洁净区的设计包括洁净区、准洁净区和区三部分。
净化车间的平面布置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走道布局路线
1、外廊环绕式:外廊可以有窗和无窗,兼作参观和放置一些设备用,有的在外廊内设值班采暖。外窗是双层密封窗。
2、内廊式:净化车间设在,而走廊设在内部,这种走廊的洁净度级别一般都较高,甚至和净化车间同级。
3、两端式:洁净区设在一边,另一边设准洁净和用房。
4、核心式:为了节约用地、缩短管线,可以洁净区为核心,上下左右被各种用房和隐蔽管道的空间包围起来,这种方式避开室外气候对洁净区的影响,减少了冷热能耗,利于节能。
二、人身净化路线
为了在操作中尽量减少人活动产生的污染,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更换洁净服并吹淋、洗澡、消毒。这些措施即“人身净化”简称“人净”。
人净用房中更换洁净服的房间应予送风,并对侧等其他房间保持正压,对厕所、淋浴保持少许正压,而厕所、淋浴应保持负压。
三、物料净化路线
各种物件在送入洁净区前经过净化处理,简称“物净”。
物料净化路线与人净路线应分开,如果物料与人员只能在同一处进入洁净室,也分门而入,物料并先经过粗净化处理。
对于生产流水线不强的场合在物料路线中间可设中间库。
如果生产流水线很强,则采用直通式物料路线,有时还需要在直通路线中间设多次净化、传递设施。
在系统设计上,物净用房的粗净化和精净化阶段由于会吹落很多生微粒,所以相对洁净区应保持负压或零压,如果污染危险性大则对方向也要保持负压。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章 总则 第 1.0.1 条洁净厂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经济合 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符合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 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设计,但不适用于以为控 制对象的生物洁净室。本规范有关防火和疏散、消防设施的规定,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 过 24 米的高层洁净厂房和地下洁净厂房的设计。 第 1.0.3 条在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洁净技术改造时,洁净厂房设计根据生产工艺要 求,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设施。 第 1.0.4 条洁净厂房设计应为施工安装、维护管理、测试和安全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 1.0.5 条洁净厂房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的有 关要求。
第二章 空气洁净度等级 第 2.0.1 条 空气洁净度应按表 2.0.1 规定划分为四个等级。 空气洁净度等级 表 2.0.1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0.5 微米尘粒数 ≤35×100(3.5) ≤35×1000(35) ≤35×10000(350) ≤35×100000(3500) ≤250(0.25) ≤2500(2.5) ≤25000(25)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5 微米尘粒数
等
级
100 级 1000 级 10000 级 100000 级
注:对于空气洁净度为 100 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 5 微米尘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 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 第 2.0.2 条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验,应以动态条件下测试的尘粒数为依据。洁 净室空气洁净度的测试,应符合附录二规定。
第三章 总体设计 节 洁净厂房位置选择和总平面布置
第 3.1.1 条洁净厂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并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一、应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 二、应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 储仓、堆场 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源时,则应位于 其大频率 风向上风侧,或全年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三、应布置在厂区内环境清洁、货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段。
第 3.1.2 条对于兼有微振控制要求的洁净厂房的位置选择,应实际测定周围现有振源 的振动影响,并应与精密设备、精密仪器仪表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分析比较。
第 3.1.3 条洁净厂房大频率风向上风侧有烟囱时,洁净厂房与烟囱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宜小于烟囱高度的 12 倍。
第 3.1.4 条 洁洁厂房与交通干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50 米。
第 3.1.5 条 洁净厂房周围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如有困难时,可沿 厂房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第 3.1.6 条洁净厂房周围的道路面层,应选用整体性好、发尘少的材料。
第 3.1.7 条洁净厂房周围应进行绿化。可铺植草坪、种植对大气含尘农度不产生有害 影响的树木,并形成绿化小区。但不得妨碍消防操作。
净化车间洁净度级别要求
无尘车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级 这个级别的洁净室主要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微电子工 业,对集成电路的要求为亚微米。
10级 这个级别的洁净室主要用于带宽小于2微米的半导体工业。
100级 很多人认为,这无尘车间是常用因而是重要的无尘车间,人们常常错误地将100级无尘车间称为无菌室,以说明“无菌”的或“无尘”的环境要求,100级无尘室可用于医药工业的无菌制造工艺等,这一无尘车间大量应用于,植如体内物品的制造,手术,包括移植手术,集成器的制造,那些对感染特别敏感的病人的隔离,比如像骨髓移植病人术后的隔离。
1000级 这个级别的洁净室主要用于光学产品的生产,还用于测试,装配飞机蛇螺仪,装配高质微型轴承等。
10000级 万级无尘车间用于液压设备或气压设备的装配,某些情况下也用于食品饮料工业,此外,万级无尘车间在医工业中也很常用。
100000级 十万级洁净室用于很多的工业部门,比如光学产品的制造,用于较小的元器件制造大型的电子系统,液压或气压系统的制造,食品饮料的生产,医、药工业也常常使用这无尘车间。
然而在做无尘车间设计要求应满足产品生产工艺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
进行空间设计时,应仔细考虑生产洁净区与相关的生产区之间的关系,使空间布置做到有效、灵活,对于一般的洁净室在吊顶上部或楼面下布置送风、回风和排风管道以及各种水、气、电管线等,需要设置必要的空间于垂直单向流为主的无尘车间,应在选择好气流流型、净化空调系统的形式和空调机、空气过滤器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布置洁净室的空间:在洁净室设计特别是单向流洁净室设计中,气流流型、净化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方案的选择是确定洁净室空间布置的主要因素;在一般建筑设计中,空调机是建筑物的附属设备.它仅仅是补充完善建筑物的功能设备,但在洁净厂房中净化空调设备是实现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功能设备。
合理安排、布置生产洁净区,人员净化、物料净化、工艺设备及相应物料供应管线,净化空调系统和各种公用动力设施及其管线等是洁净室空间设计的主要任务。
进行空间设计时,应仔细考虑生产洁净区与相关的生产区之间的关系,使空间布置做到有效、灵活,对于一般的洁净室在吊顶上部或楼面下布置送风、回风和排风管道以及各种水、气、电管线等,需要设置必要的空间于垂直单向流为主的洁净室,应在选择好气流流型、净化空调系统的形式和空调机、空气过滤器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布置洁净室的空间:在洁净室设计特别是单向流洁净室设计中,气流流型、净化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方案的选择是确定洁净室空间布置的主要因素;在一般建筑设计中,空调机是建筑物的附属设备.它仅仅是补充完善建筑物的功能设备,但在洁净厂房中净化空调设备是实现空气洁净度的主要功能设备。
当然对工业洁净室来说,生产工艺设备、工具和产品生产所需纯水、纯气、高纯化学品以及稳定的电力供应等也都是洁净厂房产品生产所的重要条件。
无尘车间建成后的技术经济效益,在进行洁净室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到其灵活性,以便满足方便地进行技术改造,适应产品换代或设备更新的要求。洁净室的设计与一般工业厂房的装修设计有类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在其装修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一、了解对于洁净室拟生产的产品种类、使用情况,进而确定所设计洁净室的技术要求,洁净室设计要了解所设计的洁净室的用途、使用情况、生产工艺等。比如对于集成电路生产用的洁净室,其控制对象主要是空气中的尘埃,同时,针对不同集成电路特征尺寸及其集成度,空气洁净度等级、高纯度物质、防微振的要求也不同,应参照工厂的产品品种确定。
二、充分了解拟采用的生产工艺、工艺设备情况和对工艺布局的设想,从而协同确定洁净厂房各功能区的区划,确定各类生产工序的空间洁净度等级和各种控制参数。不管是一般工业厂房装修设计,还是洁净室设计,都应该做到顺应工艺流程,尽力实现物流的顺畅便捷,净化空调系统配置合理、气流流型选择得当,洁净厂房平面、空间布置合理,实现可靠经济运行的洁净厂房设施。
三、为确保无尘车间内的空气洁净度,洁净室设计中涉及到的各个设计均应采用妥善的、可靠的技术措施,从而减少或防止产生、滋生微生物,减少或阻止将微粒/微生物或可能会造成交叉污染的物料带入洁净室内,有效地将室内微粒/微生物排出,以减少或防止它们滞留洁净室内。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点一:
动线规划要点:要检讨分析人车路径、配管系统、排气管道、原料搬运和作业的流程等,尽量缩短动线,并避免交叉,以防止交叉污染。作业者、化学药品、材料等动线勿集中;洁净室四周,宜设缓冲区;制造装置的出入,不要对作业产生大影响。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二:
无尘车间不同级别空气洁净度的空气过滤器的选用、布置要点:对于300000级空气净化处理,可采用亚过滤器代替过滤器;空气洁净度100 级、10000级及100000级的空气净化处理,应采用初、中、过滤器过滤器;中效或空气过滤器宜按小于或等于额定风量选用;中效空气过滤 器宜集中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的正压段;或亚空气过滤器宜设置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末端。
无尘车间设计要求三:
这些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如经处理仍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则不能循环使用:固体物料的粉碎、称重、配料、混合、制料、压片、包衣、灌装等工序;用有机溶媒精制的原料药精制、干燥工序;。
标签:食品厂车间净化装修